中秋佳节至,月满人团圆

admin2025-10-29 07:36:10公会招募

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

中秋的主题是月,更是团圆

赏一轮明月,品一口月饼

道一声中秋团圆

空气中便有了家的味道

那么,你知道

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吗

跟粤姐姐一起来了解

中秋节的由来

关于中秋节的由来,说法较多。“中秋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。《礼记·月令》上说:“仲秋之月养衰老,行糜粥饮食。”

一直到了唐代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。《唐书·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,盛行于宋朝;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。

流传至今, 中秋节已与端午节、春节、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
中秋是一个寓意着团圆安康的节日。

中秋节月亮圆满,象征团圆,而习俗上,出门在外的异乡人,在这一天也都应该阖家团圆,因而又叫“团圆节”。

中秋节,又称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八月节、八月会、追月节、玩月节、拜月节、女儿节,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。

对于每个远离他乡的游子来说,中秋的到来是一个温柔的提醒,它告诉你,是时候回家看看了。

中秋节的习俗

祭月

古人有“秋暮夕月”的习俗,夕月,即拜祭月神。在广东部分地区,每年中秋晚上,家家户户都会设上大香案,摆上月饼和水果,点燃红烛祭拜“月神”,托月追思祈福,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。

赏月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中秋的祭祀色彩不断减弱,开始向赏月的习俗转变,氛围也由祭月的严肃变得轻松欢快起来。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,但未成习。到了唐代,中秋赏月颇为盛行,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。

吃月饼

月饼,又叫月团、丰收饼、宫饼、团圆饼等,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中,最初用于中秋祭祀,到了明代,才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,并且逐渐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,发展出了广式、晋式、京式、苏式、潮式、滇式等月饼,被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。

猜灯谜

猜灯谜的习俗不仅出现在元宵节,也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。为了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,古人在中秋节的时候会把谜语写在精美的灯笼上,夜晚围在灯笼下,纳凉赏月猜灯谜成了一种极具文化性和趣味性的娱乐方式。

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,燃灯、舞火龙、喝桂花酒等中秋习俗还流传于不同的地方。中秋佳节,无论是何种习俗,都是以团圆为依托,夜色静谧,家人团圆,是最美好的画面。

上下滑动查阅

天涯共此时,明月寄相思

中秋最大的意义

便是以月之圆满兆人之团圆

值此佳节,祝大家

万事顺遂,阖家欢乐

原标题:《中秋佳节至,月满人团圆》

阅读原文

友情链接